共渡难关靠“线上线下”两手抓
近日,一阵8级大风打破了疫情中车坊小蜜蜂生态种植园里的“宁静”,5个连栋大棚塑料薄膜大面积受损。“眼看棚里的新品种枇杷和橘子就快成熟了,我们盼着新品上市能增加一些收入,可没想到突然爆发疫情,大棚又受了损,万一误了收成赶不上上市,再加上一笔不小的维修费用,那损失就太大了!”这一次的“祸不单行”让种植园负责人居水林愁得一夜没睡好觉。
得知情况后,镇农业开发公司党员行动支部立即向农户“在线”收集了大棚破损照片,通过线上定损、审核上报、优先赔付的“从速从简”流程,帮助农户足不出户完成了总计一万多元的农业保险理赔。“缓过来了!疫情期间特事特办就像一场‘及时雨’,咱们农民感觉实在、贴心!”
甪直镇党委充分落实苏州“惠农”十条要求,在疫情期间,一方面在“线上”开展“零接触”指导,提供优质、高效、安全的远程服务,确保农户利益不受影响;另一方面在“线下”组建“农业防控保障”行动支部,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、党员力量抓好农业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两项工作,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度难关。
“互联网+”把“危机”化为“转机”
甪直镇澄湖村光辉蔬菜基地种植大户窦道生,12月底大批量种植了在火锅市场上广受欢迎的地瓜叶,眼看长势喜人,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销路迟迟打不开,这让他的心凉了大半截。
“农业防控保障”行动支部党员志愿者给老窦装上了“农技耘”app,经过简单的“一对一”培训,指导他在手机上准确描述、上传蔬菜信息,“互联网+”一下子拓宽了地瓜叶的销路。“镇党委政府支持农业优先复工复产,我们正抓紧收菜,好跟上市场的需求,把耽误的时机抢回来!”随着餐饮企业的陆续复工,像海底捞、要德火锅、香雪海酒店等餐饮行业的供货需求也在逐步复苏。为方便送货,镇农业开发公司党支部也与澄湖村党总支进行协调,在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的情况下,为老窦办理了方便快速通过疫情检查点的“货运通行证”。销路打开了,老窦脸上的愁容也终于消失了。
“人勤春来早,实干正当时”。为解决疫情期间农产品滞销问题,甪直镇党委积极开拓“互联网+”帮扶助农行动,指导鼓励家庭农场、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通过网销、直供、采摘等多种形式打通农产品产销“微循环”,为推动农业平稳健康发展夯实重要基础。
“组团服务”输出农业“复产”最强保障
疫情缓和了、销路不愁了。和老窦一样,甪直镇淞南村的“大米哥”顾建新这几天心里也慢慢有了底。
“化肥、农药镇党委政府都给我们保质保量供应配送,疫情期间庄稼也没断过‘粮’…今年村里准备增种400亩水稻,预计增产大米28万斤,增收90万多元…”秧田边“大米哥”正在和村里的农技员、“农业防控保障”行动支部的农技指导员一起估算着今年村里水稻的预计收成。
“立春一年端,种地早盘算”。疫情期间,甪直镇党委动员各村加强田间管理,指导农户根据田块实际适时适量进行早施肥早防治、促春发促壮苗。同时,组织“农业防控保障”行动支部落实农技员定点联系、组团服务,开展技术指导,通过微信、QQ、电话等多种在线咨询形式,关注果蔬园艺、农技植保、农业环境、土壤肥料等农事工作,在关键农时和农民急需之时,及时形成分区域、分作物技术指导意见,帮助广大农户纾困解难,全力为农业“复产”做好保障。
编辑: 顾婷